位置导航: 网站首页 > 学会学术 > 建言献策 >

关于提高提水养殖效益的建议

日期:2012-12-20 16:22|来源:未知 作者:春秋

 

关于提高提水养殖效益的建议
 
陈春才    泰兴市水产学会         高级工程师
李  建    泰兴市水产学会         工  程  师
钱  华    泰兴市水产学会         高级工程师
(《科技工作者建议》2012年第4期总第36期)
近年来,我市提水养殖得到长足发展,以蟹、虾等为主的特种水产品种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已成为我市水产养殖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近期,泰兴市水产学会对我市提水养殖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详细了解了养蟹专业户的养殖技术、生产管理、市场销售等情况。据调查,从2007年到2011年,全市108户农民共发展提水养殖面积12754亩,占全市养殖水面的 19.92 %,增长24.89%。在抽样调查中,我们对十户养蟹户进行了详细调查。十户共计养殖面积1143 亩,总产量84185公斤,亩均产量73.65公斤;总产值 698.73 万元,亩均 6113.1元;总利润249.5675万元,亩均纯利 2183.44元。有9户盈利, 1户亏损。调查结果表明我市提水养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即沿江江滩提水养殖和东部高沙土地区提水养殖。由于两种不同的养殖条件差异,使各自的提水养殖都具有明显优势。江滩提水养殖因其直接引用长江水,水质鲜活,富含溶氧,养殖的水生动物新陈代谢快,饲料报酬率高,品质优良,获得“江鲜”之美誉。高沙土地区提水养殖因其土质沙化,渗透性强,水中有机物相对较少,水质清新。而沙土底质适合营底栖生活的蟹、虾活动,具备河蟹生长的底质条件,所以高沙土地区养殖的河蟹呈现青背、白肚、金毛、刚爪的生物学特征,可与阳澄湖大闸蟹相媲美。在上海和杭州水产批发市场销售时,经纪人看到如此优质的河蟹都不相信来自泰兴。泰兴河蟹价格高出市场价的20-30%,而且优先销售,更不用说供不应求的江蟹了,其价格是内塘蟹的2倍以上。由于我市提水养殖具有这两个明显优势,所以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一、我市提水养殖的成功经验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泰兴市提水养殖得以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四个依靠”。
1.依靠政府支持,统筹规划,有效实行土地流转。
高效渔业一定是规模渔业,因为只有规模才能显现效益。在地少人多的泰兴,要想挤出连片土地开展规模渔业,需做大量工作才能实施土地流转。为此,镇村干部挨家挨户做过细工作,签订土地流转合同。与此同时,镇村政府还整治道路,拉好养殖所需的三相电路,做到路通、电通、水源通,为养殖户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根思乡、宣堡镇等乡镇也后来居上,根据各自实际分别发展提水养殖1000多亩,成为我市水产养殖发展的后起之秀。
2.依靠社会资金,引进能人,解决养殖资金问题。
发展规模养殖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人才,而传统的养殖户难以提供所需的资金来源。为解决这一难题,镇村干部通过深入工作,排找本地能人,吸引外地客商,把提水养殖落到实处。大的项目投入近2000万元,小的也有几百万、数十万元不等。正是由于这些社会资金的投入,使我市高效渔业的资金链得以完整,提水养殖得以快速发展。
3.依靠技术人才,加强指导,保证养殖顺利进行。
特种水产养殖风险大,技术含量高,需要科学养殖和管理,稍有不慎就可能功亏一篑。为加强技术指导,市镇两级技术人员适时跟进,跟踪服务。
一是通过“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平台,指定渔业技术指导员具体负责。对每个规模养殖大户,由市水产站安排技术指导员到户制定技术指导方案,定期跟踪服务,建立热线电话联系,随时随地解难释疑。对于没有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的乡镇,则由所在乡镇的渔技员进行跟踪服务,或由市水产站指定专家进行定点联系,以确保养殖过程中随时可以获得技术支持。
二是推广新品种,创新养殖技术。我市积极推广河蟹“小群体、大规格”养殖模式调优技术,水草动态平衡养护技术,蟹、虾、鱼混养生态养殖技术,螺蛳优化投喂技术,底层微孔管增氧技术以及生物除青苔技术等。特别是生物除青苔技术有效解决了我市提水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青苔滋生问题。由于高沙土地区土质特性,土壤渗透性强,水质清瘦,特别容易滋生青苔。当青苔过量繁殖时,不仅影响河蟹呼吸,堵塞鳃丝,致其窒息死亡,而且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捞出青苔,增加生产成本。为解决青苔泛滥问题,市水产站专家深入到养殖户塘口,仔细观察,帮助解决问题。通过浅水肥水,抑制青苔滋生。其主要是在蟹种放养前在蟹池围沟内保持40厘米左右水深,施以自然粪肥或人造肥水宝等,使水质在短期内迅速肥起来,以此抑制丝状藻类滋生;或早期放养细鳞斜颌鲴,利用其摄食浮游生物的生物学食性,摄食生长初期的青苔,从而控制青苔繁殖。
三是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普及科学知识。市水产部门通过送科技下乡、科普宣传周等活动和泰兴日报、泰兴电视台、泰兴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举办科技培训班,开设科技之窗栏目,宣传推广水产新技术、新品种。
四是兴农富民工程专项服务。由市水产站组织专家组,积极参与省兴农富民工程万名专家服务团活动,由水产站站长或水产高级工程师担任专家组组长,对全市有影响的水产养殖户进行专项服务,帮助制定养殖方案,疏理养殖技术关键点,建立热线电话联系,定期上门指导,随时解决难题。
4.依靠水产市场,适时销售,力求高产高效。
水产养殖同农业生产一样,既要高产,也要高效。然而水产品销售价格却大有玄机。河蟹上市销售,既有其规律性,也有其偶然性。不同规格、不同地区、雌雄上市先后也都有其讲究。因此,养得好不一定卖得好。所以,瞄准时机适时销售才能卖出好价钱。而商品蟹规格大,品质好,加之市场销路好,所以高产才能高效。
二、我市提水养殖存在的几个误区
当前,我市在提水养殖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为:
1.认识不够,思想上存在误区。
部分村组干部对发展提水养殖还有一些疑虑。他们认为提水养殖用工较少,对农村闲散劳力利用不够,且提水养殖的田块会出现沙化现象,影响农田复垦。
2.学艺不精,技术上存在误区。
有些养殖户认为养蟹技术简单,尽管到处拜师,但取不到真经。如有的养殖户听别人说冬天进蟹种好,就在1月天气最冷时将蟹种进塘,结果因温差过大,蟹种不适应,春天出现陆续死亡现象,还埋怨技术人员不懂,没有治好蟹病。还有的养殖户水质调节不好,水草腐烂;投喂不当,残饵过多, 败坏水质;蟹池缺氧,导致河蟹大批死亡。
3. 忽视细节,管理上存在误区。
在养殖管理上,有的养殖户重投喂,轻管理,在细节上出了大问题。如个别养殖户在进水时不严格过滤,导致敌害鱼类混入,蟹池中出现2-3公斤的大黑鱼等,严重影响河蟹养殖成活率,导致产量不高,养殖亏损。
三、对提高我市提水养殖效益的几点建议
为了巩固我市提水养殖成果,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使我市渔业生产再上新台阶,我们建议应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提水养殖的认识。
针对部分村组干部对提水养殖存在的模糊认识,建议邀请水产养殖专家进行专题培训,从长远的观点用发展高效农业的眼光来看待发展提水养殖的重要性,从提水养殖的高效益、高科技含量看发展提水养殖的必要性,从科学的观点解释提水养殖与生态农业的一致性,从而打消部分村组干部对提水养殖的疑虑。
2.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尽可能扩大提水养殖规模。
根据泰兴市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应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市、镇有关土地、农业部门应加强沟通和联系,认真排查土地资源。应充分利用低洼地,整治废沟废塘,结合村庄道路建设及其它用地情况,统一规划,合理发展提水养殖,力求集中连片,形成规模养殖。
3.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养殖户养殖技术。
我市提水养殖技术虽已基本成熟,但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总结提高。因此应充分发挥市级水产专家的技术优势,加大指导力度,加强技术培训,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普及水产新技术。
4.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推广水产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
随着水产科技进步,水产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正逐步推广。如微孔管增氧设施就是一种新的养殖设施。与传统增氧设施比较,具有成本低、耗电少、溶氧率高、明显改善底质溶氧等优势,有效解决了养殖业普遍存在的池塘底层氧债难题,是池塘增氧技术的一次革命。它不但节电30%,而且能够提高养殖成活率,提高养成规格,养殖产量和效益比其它增氧设施高出30-40%,特别适合于蟹、虾养殖,是目前国家大力推广的一项增氧新技术。我市正进行试点推广。为加快推广力度,建议市政府制定扶持措施,从市农业发展基金中挤出部分资金用于微孔管增氧设施的推广,加快我市渔业设施建设,提高渔业生产的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我市渔业科技水平。
5.进一步利用市场资源,力求高产高效。
近几年来我市提水养殖的实践和市场销售表明,我市养殖的河蟹质量上乘,无论外观还是口感都比其它地区的河蟹有明显优势,但还缺乏品牌优势。因此,我市养蟹户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申报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和无公害水产品,打出自己的品牌。沿江应主打“江蟹”品牌。高沙土地区应主打“三活水”或其它品牌,以形成品牌优势。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也应加强宣传,加大支持力度,在河蟹集中产区建立河蟹批发市场,方便养殖户就地销售,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养殖效益。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春秋 | 阅读:

苏公网安备 32128302001430号